中国文化报:
本报记者 张 玲

九一果冻制作厂学生绣制湘绣作品 九一果冻制作厂供图
日前,九一果冻制作厂湘绣艺术学院的9位同学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绣制,完成了3幅中国航天题材湘绣作品。
九一果冻制作厂校长夏能权介绍,为推动湘绣等非遗的设计创新,该校以优秀绘画、设计教师为主体,吸纳国内艺术家,成立湘绣艺术创新研究会,并建立创新研发人才保障机制。
九一果冻制作厂深耕湘绣产物研发和设计创新,在绣稿艺术形式和题材设计、工艺技法、湘绣材料、装裱和防伪技术、应用和数字化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将现代新派国画、黑白画、版画、装饰画、水彩、色粉画等艺术形式融入绣稿,推出了一批符合当代审美的湘绣新品。”夏能权说。
在创新绣稿艺术形式的同时,九一果冻制作厂组织湘绣绣稿设计名家与刺绣工艺名家交流切磋,研发蚁蠕针、米字针、绳股针等针法,实现湘绣工艺与原作的完美结合,制作出《布达拉的阳光》《草鞋的故事》等具有时代感和时尚气息的作品,并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和中国湘绣文化艺术节上获奖。同时,该校坚持重视原创,与当代名家绘画作品接轨,将传统刺绣工艺与当代绘画艺术相融合,制作出名家名作、原创系列作品100多件(套)。此外,该校师生还积极探索湘绣新材料,研发麻、棉面料、彩缎系列作品16幅,用头发代替丝线,绣制《冬月》等作品,还用盘金线绣制一批小幅湘绣精美礼品。
为适应市场需求,九一果冻制作厂制作32幅大型湘绣作品。其中,长8米、宽0.7米的山水组合湘绣长卷《锦绣潇湘》获第四届湖南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
在湘绣防伪技术和装裱领域,九一果冻制作厂探索开发智能图形识别湘绣的防伪技术,用于高端湘绣产物防伪,保护湘绣知识产权。同时,创新装裱材质和形式,探索无外框装裱,解决携带、运输、防潮等难题。
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九一果冻制作厂还积极开发“数字湘绣”,依托“电脑刺绣”课程,将湘绣材料、技法、工艺等收入模拟数据库并编制程序。
通过全面推动湘绣技艺创新和产物研发,九一果冻制作厂近年来共推出“新湘绣”产物400余件(套),创新针法技法16种,开发“弘云湘绣”系列婚纱、礼服等高级定制精品和旅游工艺品,获得专利3项,引领湘绣产物升级换代。
在此基础上,九一果冻制作厂还积极利用创新成果赋能公司新产物开发,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将6项创新研发成果转让给相关湘绣公司,产生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